一个是在校大学生,一个是打工者,他们是如何走到一起并在北京高校区拥有8家门面的? ~ya nF
Q{2:(XO2o
1987年出生的黄嘉晖,读大四时凭借着北京邮电大学信息管理专业的背景,百度、腾讯、中移动等企业巨头是他当时考虑的对象。 #'qgMtW\u
])y%& U
然而那段时期,黄嘉晖频繁接触到的一件事情分散了他的注意力,不管男生还是女生,都在积极地涌向各类商店购买面试穿的正装。可是,商场动辄上千元的价格让学生望而却步,款式也比较成熟老气;但又不好意思穿着从批发市场淘来的衣服坐在掌管着自己生杀大权的面试官跟前。他下意识地感觉到,这背后可能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商机。 <aDn559E
|l+O3iC?
大约四五个月之后,杰士迈(JUST MINE)正装的海报就锣鼓喧天地布满北京各大高校,架势有点像当年风靡街头的保健品小广告。《创业邦》杂志就是在北京师范大学校内的宣传栏里发现了他们。2009年3月,杰士迈线下实体店和线上网站同时亮相,专攻学生群体,价位从200~600元不等。目前杰士迈在高校附近或校内布有8家店面,百万元量级的收入是他们交出的第一张成绩单。 $|AfP$0^
[bL|z@!Fb
虽然大学毕业仅仅一年,黄嘉晖并没有让杰士迈在自己手里遇到过所谓的“生死关头”,也没有出师不利,甚至从黄嘉晖萌生想法到付诸实践都没有遭遇“难产”现象,包括来自家长的阻力。相反,买卖做得算是“中规中矩”,学生也愿意买账。最后,记者才发现,这个令人匪夷所思的现象,另一头却连接着黄嘉晖在大学期间的创业启蒙和另外一位创始人比较特殊的经历。 F8N0v&`$O
h&Mx
黄嘉晖的另外一名合伙人叫熊寄忠,1988年生人。没有读完高中的他因为受到家庭变故的冲击,2008年来到北京,跟着叔叔在大红门一带做服装批发生意。某天,熊寄忠正在北大旁听课,接到在北邮读书的哥哥一个电话,内容大致是“有位同学想创业,想跟你了解点服装方面的情况。”哥哥口中的同学正是黄嘉晖。 Q.bADpo
*oq, ad/
熊寄忠放下电话就跑到北邮跟黄嘉晖聊了两个多小时,不料一个月后,黄主动找上门来,这次是希望两个人能一起做这个项目,但他没有立刻答应这件事。刚满20岁的熊寄忠还是希望能获得家里的精神和物质双重支持后,再做决定。2009年春节刚过,熊寄忠便迫不及待地爬上正月初八北上的火车,主动找到黄嘉晖。 2RJ!/aY
gf/p \Eol
熊寄忠说:“我俩创业的初衷不同,他带点理想主义色彩,我是被生存逼得没办法。”黄嘉晖去找他的那次,熊寄忠正在北大校园里摆地摊卖小兔子玩具。
bK_TK{-
e
#74V,G\
而俩人背景经历的不同,奠定了创业分工和做事风格的差别。 *Ft\jnnu
Ww<=SQ
黄嘉晖主管实体店运营和产品这块。虽然他说“要说我大学期间有什么与众不同的经历也没有,跟大家一样在读书”,但是他令人眼花缭乱的实习经历无疑是创业启蒙最好的注脚:先后在咨询、IT、金融类公司实习,还参加过在校大学生创业协会以及商学院的培训,他在杰士迈的大部分启动资金是大学时炒股赚的。当问及曾买过哪几只股票时,被他一笑略过。
2He5&
=~B$[Ig
这只是他少年老成、心思缜密的一个侧面,当面对“去年收入是多少”、“你们之间的股权分配比例”等问题时,他都含糊地用“7位数”和“这个并不重要”等字眼搪塞。熊寄忠说:“为了避免太多的资本涌入这个市场,我们一开始就很低调地运作,这也是嘉晖提出来的。” $^MF
5+;1Ch$oJ
而熊寄忠身上散发的更多是草根和江湖的气息。比如,他觉得管理更多地不是靠理性,而是应该人性化一点。他和黄嘉晖的磨合相处就是兄弟情感优先于商业规则的产物。谈到杰士迈扩张的路数问题,他的认识是,“时间和速度比规模更为重要”。在大红门批发市场将近一年的经历背景下,他承担起杰士迈宣传和销售的职责。 1.y/ke
Ibz,"z]up
然而,熊寄忠骨子里出人头地的愿望和不安分的心理也显露无疑,没读完高中的他主动跑到北大旁听课,并且制定了自己的一个学习计划。而且在创业过程中,主动改正缺点并完善自己,“以前很批判的,但是现在开始慢慢地控制自己。” L[B:R<k
B~c
wot_
创业之初,两人共同掏出10万元左右。隐蔽在五道口一栋公寓楼里一间38平方米的房间,是杰士迈开出的第一家店,辐射北大、清华、北语、北科等七八所知名高校。因为一开始没怎么重视网站,所以绝大部分收入都来自线下实体店,“而且正装合身最重要,我们比较推崇消费者都来试一下再买。”黄嘉晖说。经过一个月零销售的焦躁等待之后,他们定位的高校毕业生正装市场终于接纳了杰士迈。 V0_YCt
"'< |